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0

目的 基于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的研究热点问题,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技术观察鼻咽癌放疗前后唾液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DC值的变化规律,并与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比较,探讨DW-MRI技术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评价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07-01-2012-02-29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调强放疗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47岁,病理类型均为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入选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2和4周,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6和9个月,行DW-MRI和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同时进行口干临床症状分级,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段唾液腺功能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比较3种唾液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腮腺照射剂量为27.8~35.9 Gy,平均31.2 Gy,颌下腺照射剂量为46.2~62.8 Gy,平均54.7 Gy.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ADC值分别为(0.93±0.13)×10-3 mm2/s和(1.07±0.15)×10-3mm2/s.放疗期间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均明显升高,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达最高值,分别为(1.32±0.17)×10-3mm2/s和(1.55±0.15)×10-3mm2/s,此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的最大酸反应泌(99mTcO4-)率(Ex)分别为(44.8±21.7)

作者:潘才住;杨凌;马礼钦;陈希;肖友平;李睿;胡彩容;林端瑜;潘建基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年 22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0
作者:
潘才住;杨凌;马礼钦;陈希;肖友平;李睿;胡彩容;林端瑜;潘建基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年 22卷 20期
标签:
唾液腺 放射性损伤 功能评价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salivary gland radioactive damage function evaluation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W-MRI) radionuclide imaging
目的 基于唾液腺放射性损伤的研究热点问题,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技术观察鼻咽癌放疗前后唾液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ADC值的变化规律,并与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比较,探讨DW-MRI技术在唾液腺放射性损伤评价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07-01-2012-02-29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调强放疗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47岁,病理类型均为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入选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2和4周,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6和9个月,行DW-MRI和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同时进行口干临床症状分级,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段唾液腺功能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比较3种唾液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腮腺照射剂量为27.8~35.9 Gy,平均31.2 Gy,颌下腺照射剂量为46.2~62.8 Gy,平均54.7 Gy.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ADC值分别为(0.93±0.13)×10-3 mm2/s和(1.07±0.15)×10-3mm2/s.放疗期间腮腺和颌下腺的ADC值均明显升高,于放疗结束后3个月达最高值,分别为(1.32±0.17)×10-3mm2/s和(1.55±0.15)×10-3mm2/s,此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放疗前腮腺和颌下腺的最大酸反应泌(99mTcO4-)率(Ex)分别为(44.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