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 | 下载0

目的 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为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01-01-2021-10-31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EMs相关卵巢癌(EAOC)患者37例及术后病理为EMs患者16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以37例EAOC为EAOC组,168例EMs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与EAOC有关联的临床特点及危险性因素.结果 37例EAOC患者中,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3例(62.16%),子宫内膜样癌14例(37.84%);Ⅰ期34例(91.89%),Ⅱ期3例(8.1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3,95%CI为1.017~1.218)、血清人附睾蛋白-4(OR=1.027,95%CI为1.003~1.052)、D二聚体(OR=2.142,95%CI为1.073~4.272)、肿物最大直径(OR=1.310,95%CI为1.023~1.678)和血流信号(OR=3.974,95%CI为1.193~13.239)均为EAOC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卵巢型EMs患者,卵巢肿物直径>9 cm,存在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合并血清人附睾蛋白-4、D二聚体水平升高,其恶变风险明显增高,需严密随访并积极干预.

作者:陈福健;刘学良;刘欣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3 年 3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 | 下载:0
作者:
陈福健;刘学良;刘欣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3 年 30卷 7期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卵巢癌 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为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01-01-2021-10-31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EMs相关卵巢癌(EAOC)患者37例及术后病理为EMs患者16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以37例EAOC为EAOC组,168例EMs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与EAOC有关联的临床特点及危险性因素.结果 37例EAOC患者中,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3例(62.16%),子宫内膜样癌14例(37.84%);Ⅰ期34例(91.89%),Ⅱ期3例(8.1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3,95%CI为1.017~1.218)、血清人附睾蛋白-4(OR=1.027,95%CI为1.003~1.052)、D二聚体(OR=2.142,95%CI为1.073~4.272)、肿物最大直径(OR=1.310,95%CI为1.023~1.678)和血流信号(OR=3.974,95%CI为1.193~13.239)均为EAOC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卵巢型EMs患者,卵巢肿物直径>9 cm,存在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合并血清人附睾蛋白-4、D二聚体水平升高,其恶变风险明显增高,需严密随访并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