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5 | 下载0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双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 统计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 076例,并持续记录其中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预后.结果 HBsAg和HBsAb双阳性发生率在乙肝感染患者中占3.00%.在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8∶1,年龄中位数47(36~62)岁.HBsAg、HBsAb、乙肝e抗原(HBeAg)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占43.93%(134/305),HBsAg、HBsAb、乙肝e抗体(HBeAb)、HBcAb阳性模式占42.95%(131/3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为41.64%,HBV DNA阳性率为54.43%,甲胎蛋白(AFP)异常率为19.02%.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以低浓度HBsAb(10.00~99.99 mIU/mL)为主,占83.93%(256/305).至随访结束,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中68例(22.30%)诊断为严重肝病,其中33例(10.82%)为肝癌,30例(9.84%)为肝硬化,5例(1.64%)为肝衰竭.根据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肝病,分为严重肝病组(n=68)和普通肝病组(n=237)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HBsAg、HBsAb、HBeAb定量值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

作者:梁慧筠;梁敏锋;裘宇容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2022 年 2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5 | 下载:0
作者:
梁慧筠;梁敏锋;裘宇容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2022 年 22卷 6期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双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 统计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 076例,并持续记录其中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预后.结果 HBsAg和HBsAb双阳性发生率在乙肝感染患者中占3.00%.在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8∶1,年龄中位数47(36~62)岁.HBsAg、HBsAb、乙肝e抗原(HBeAg)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占43.93%(134/305),HBsAg、HBsAb、乙肝e抗体(HBeAb)、HBcAb阳性模式占42.95%(131/3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为41.64%,HBV DNA阳性率为54.43%,甲胎蛋白(AFP)异常率为19.02%.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以低浓度HBsAb(10.00~99.99 mIU/mL)为主,占83.93%(256/305).至随访结束,30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中68例(22.30%)诊断为严重肝病,其中33例(10.82%)为肝癌,30例(9.84%)为肝硬化,5例(1.64%)为肝衰竭.根据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肝病,分为严重肝病组(n=68)和普通肝病组(n=237)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HBsAg、HBsAb、HBeAb定量值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