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8 | 下载4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美国SP-2000型颅内压监测仪.手术组:将传感器置于硬膜外;非手术组:于中线右侧3cm,发际内3cm钻孔后槽型咬除骨质后将传感器置于硬膜与骨内板之间.监护开始距发病时间为3小时至4天,监护期为3~5天.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颅内压<2.7kPa共19例,其中预后良好/中残13例,预后不良/重残4例,死亡2例;颅内压为2.7~5.3kPa之间22例,预后良好/中残10例,预后不良/重残9例,死亡3例;颅内压>5.3kPa共11例,预后良好/中残0例,预后不良/重残7例,死亡4例.原发性脑干伤组颅内压增高不明显但预后仍差,其中3例重残,6例死亡.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组颅内压水平为4.11±2.27kPa,显然高于颅内血肿组(3.81±1.53kPa)及原发脑干伤组(2.87±1.34kPa)(P<0.05,P<0.01);颅内血肿组颅内压显著高于原发脑干伤组.结论颅内压监护使用后可指导临床治疗,做到有的放矢地使用脱水剂,减少盲目使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重型颅脑损伤病死/残率与颅内高压能否控制有显著相关性.颅内压监护对急性重型颅脑内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淳;高晋健;廖述才;孙守岐

来源:四川医学 2004 年 2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8 | 下载:4
作者:
陈淳;高晋健;廖述才;孙守岐
来源:
四川医学 2004 年 25卷 6期
标签: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预后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美国SP-2000型颅内压监测仪.手术组:将传感器置于硬膜外;非手术组:于中线右侧3cm,发际内3cm钻孔后槽型咬除骨质后将传感器置于硬膜与骨内板之间.监护开始距发病时间为3小时至4天,监护期为3~5天.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颅内压<2.7kPa共19例,其中预后良好/中残13例,预后不良/重残4例,死亡2例;颅内压为2.7~5.3kPa之间22例,预后良好/中残10例,预后不良/重残9例,死亡3例;颅内压>5.3kPa共11例,预后良好/中残0例,预后不良/重残7例,死亡4例.原发性脑干伤组颅内压增高不明显但预后仍差,其中3例重残,6例死亡.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组颅内压水平为4.11±2.27kPa,显然高于颅内血肿组(3.81±1.53kPa)及原发脑干伤组(2.87±1.34kPa)(P<0.05,P<0.01);颅内血肿组颅内压显著高于原发脑干伤组.结论颅内压监护使用后可指导临床治疗,做到有的放矢地使用脱水剂,减少盲目使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重型颅脑损伤病死/残率与颅内高压能否控制有显著相关性.颅内压监护对急性重型颅脑内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