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13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BI-RADS MRI特征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血管生成的可能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IDC的微血管密度(MVD)并行病理WHO分级,基于ACR BI-RADS标准记录病灶MRI特征:肿瘤内部信号(均质、不均质)、形态(肿块型、非肿块型)及边缘(光整、不光整).对比分析在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特征与MVD表达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内部信号、边缘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均较高(91.7%,85.3%),特异性均较低(38.9%,50.0%).不同WHO分级时,肿瘤形态特征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WHOⅢ级时,IDC信号均匀组的MVD明显高于不均匀组,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5);WHOⅠ-Ⅱ级时,边缘不光整组的MVD高于边缘光整组,二者正相关(r=0.570,P<0.05);余WHO分级的MRI特征对应的MVD值差异不明显,且无相关性(P>0.05).结论 IDC部分BI-RADS MRI特征可在不同病理分级时一定程度上衡量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阳宁静;宋彬;许国辉;宋安彪

来源:四川医学 2018 年 3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133
作者:
阳宁静;宋彬;许国辉;宋安彪
来源:
四川医学 2018 年 39卷 8期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密度 病理分级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BI-RADS MRI特征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血管生成的可能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IDC的微血管密度(MVD)并行病理WHO分级,基于ACR BI-RADS标准记录病灶MRI特征:肿瘤内部信号(均质、不均质)、形态(肿块型、非肿块型)及边缘(光整、不光整).对比分析在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特征与MVD表达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内部信号、边缘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均较高(91.7%,85.3%),特异性均较低(38.9%,50.0%).不同WHO分级时,肿瘤形态特征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WHOⅢ级时,IDC信号均匀组的MVD明显高于不均匀组,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5);WHOⅠ-Ⅱ级时,边缘不光整组的MVD高于边缘光整组,二者正相关(r=0.570,P<0.05);余WHO分级的MRI特征对应的MVD值差异不明显,且无相关性(P>0.05).结论 IDC部分BI-RADS MRI特征可在不同病理分级时一定程度上衡量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