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6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形成无功能性滤泡的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高眼压患者58例(63眼).对小梁切除术后2~4周出现局限性滤泡的病人且眼压超过25mmhg 的病人进行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0.1~0.2mi,注射部位为滤过泡上方穹隆部位,隔日1次,出现功能性滤泡为佳,如3次注射后仍无功能性滤泡,则采取探查加用丝裂霉素C浸润法.连续观察3~6个月.结果:58例(63眼)术后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形成功能性滤泡23眼,进行丝裂霉素C浸润法形成功能性滤泡32眼,8眼丝裂霉素浸润后1个月再次出现无功能性滤过泡,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前患眼的平均眼压为29.4±5.5mmHg;术后3天平均眼压为10.3±3.5mmHg;术后3~6个月患眼的平均眼压为16.3±2.9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形成无功能性滤泡后使用丝裂霉素C,效果非常明显,使术后眼压得以控制,维持残存的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洋;钟彬武;施小茄;张立霞

来源:中国伤残医学 2011 年 1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6
作者:
刘洋;钟彬武;施小茄;张立霞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2011 年 19卷 4期
标签:
丝裂霉素C 青光眼滤过手术 无功能性滤泡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形成无功能性滤泡的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高眼压患者58例(63眼).对小梁切除术后2~4周出现局限性滤泡的病人且眼压超过25mmhg 的病人进行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0.1~0.2mi,注射部位为滤过泡上方穹隆部位,隔日1次,出现功能性滤泡为佳,如3次注射后仍无功能性滤泡,则采取探查加用丝裂霉素C浸润法.连续观察3~6个月.结果:58例(63眼)术后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形成功能性滤泡23眼,进行丝裂霉素C浸润法形成功能性滤泡32眼,8眼丝裂霉素浸润后1个月再次出现无功能性滤过泡,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前患眼的平均眼压为29.4±5.5mmHg;术后3天平均眼压为10.3±3.5mmHg;术后3~6个月患眼的平均眼压为16.3±2.9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形成无功能性滤泡后使用丝裂霉素C,效果非常明显,使术后眼压得以控制,维持残存的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