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74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形成机制、临床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变特点、病变部位、病变时间、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皮肤黑色结节6例,褐色结节2例,炭块溅伤1例,红色结节1例,经针挑、挤压、外伤等因素刺激后均有出血渗出,经损伤、出血、结痂、再次损伤、出现溃疡等过程后病变范围逐渐由局部向周边组织浸润并扩大。从职业特点来看,农民和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8例,其他2例患者的眼部也长期受光线照射;从病变部位来看,下眼睑5例,内眦2例,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可借助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进行诊断。结论:反复经历损伤、出血、结痂等过程以及手术实施不彻底等各种不良刺激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初发阶段难以做出准确诊断,临床上应对该病加强鉴别,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廖婕;李玉勤

来源:中国伤残医学 2015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74
作者:
廖婕;李玉勤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年 4期
标签:
眼睑基底细胞癌 发生 形成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形成机制、临床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变特点、病变部位、病变时间、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皮肤黑色结节6例,褐色结节2例,炭块溅伤1例,红色结节1例,经针挑、挤压、外伤等因素刺激后均有出血渗出,经损伤、出血、结痂、再次损伤、出现溃疡等过程后病变范围逐渐由局部向周边组织浸润并扩大。从职业特点来看,农民和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8例,其他2例患者的眼部也长期受光线照射;从病变部位来看,下眼睑5例,内眦2例,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可借助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进行诊断。结论:反复经历损伤、出血、结痂等过程以及手术实施不彻底等各种不良刺激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初发阶段难以做出准确诊断,临床上应对该病加强鉴别,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