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58

目的 :应用超声波技术检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脑卒中患者上肢偏瘫的部分肌肉形态,血管的改善情况,了解这类机器人训练的效果,为上肢机器人的临床良好的康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康复期有右上肢偏瘫60例.这些脑卒中患者是根据《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进行诊断治疗.60例按住院的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病人,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进行康复锻炼;另一组为机器人组(观察组),应用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上肢进行康复锻炼,2组病例康复时间均为3个月.3个月后应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范围15~20MHz)对肱二头肌、肱肌及肱桡肌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肌肉的形态、肌肉厚度、肌肉的截面积及肱动脉、桡动脉的血流,血管形态改变.数据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2组进行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频超声显示:应用机器人组肌肉纤维增加较明显,肌肉的厚度和肌肉的截面积有明显增大.肱动脉、桡动脉的血流改变不明显,血管内径血管厚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应用上肢机器人锻炼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更有效的改变肌肉的形态及收缩力,通过机器人的在锻炼前收集信息,分析重要指标后系统设

作者:宋春红;扈慧静;张玉霞;赵炜

来源:中国伤残医学 2018 年 26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58
作者:
宋春红;扈慧静;张玉霞;赵炜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年 26卷 12期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上肢机器人 超声 肌肉 血管 改变
目的 :应用超声波技术检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脑卒中患者上肢偏瘫的部分肌肉形态,血管的改善情况,了解这类机器人训练的效果,为上肢机器人的临床良好的康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康复期有右上肢偏瘫60例.这些脑卒中患者是根据《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进行诊断治疗.60例按住院的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病人,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进行康复锻炼;另一组为机器人组(观察组),应用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上肢进行康复锻炼,2组病例康复时间均为3个月.3个月后应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范围15~20MHz)对肱二头肌、肱肌及肱桡肌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肌肉的形态、肌肉厚度、肌肉的截面积及肱动脉、桡动脉的血流,血管形态改变.数据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2组进行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频超声显示:应用机器人组肌肉纤维增加较明显,肌肉的厚度和肌肉的截面积有明显增大.肱动脉、桡动脉的血流改变不明显,血管内径血管厚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应用上肢机器人锻炼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更有效的改变肌肉的形态及收缩力,通过机器人的在锻炼前收集信息,分析重要指标后系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