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比较鼻中隔支架的个体化减张整形矫正术与传统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鼻中隔偏曲160例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部位及类型相似、年龄相差≤5岁,1∶1配对。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术后疼痛、活瓣性鼻塞及原鼻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0例患者,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0~60(37.48±10.78)min,对照组为20~55(34.66±10.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4,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15(9.38±3.02)mL,对照组为5~20(11.59±4.71)mL,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3.536,P<0.01);两组术后疼痛以中等疼痛为主,第1天最重,研究组为2~6(4.59±0.82)分,对照组为3~7(4.95±0.86)分(t=-2.733, P<0.01);第2天研究组为1~5(2.93±0.65)分,对照组为2~5(3.43±0.71)分(t=-4.64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开始症状趋于平缓,研究组为1~2(1.55±0.50)分,对照组为1~3(1.69±0.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7,P>0.05)。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有1例鼻中隔血肿(1/80),对照组出现5例(

作者:李嘉;黎雄文;张鹏坚;叶远航;秦勇

来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李嘉;黎雄文;张鹏坚;叶远航;秦勇
来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 年 4期
标签:
鼻中隔偏曲 减张 鼻中隔整形 个体化治疗 鼻中隔成形术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Tension relaxing Plastic nasal septum Individual therapy Nasal septum plasty
目的:比较鼻中隔支架的个体化减张整形矫正术与传统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鼻中隔偏曲160例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部位及类型相似、年龄相差≤5岁,1∶1配对。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术后疼痛、活瓣性鼻塞及原鼻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0例患者,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0~60(37.48±10.78)min,对照组为20~55(34.66±10.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4,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15(9.38±3.02)mL,对照组为5~20(11.59±4.71)mL,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3.536,P<0.01);两组术后疼痛以中等疼痛为主,第1天最重,研究组为2~6(4.59±0.82)分,对照组为3~7(4.95±0.86)分(t=-2.733, P<0.01);第2天研究组为1~5(2.93±0.65)分,对照组为2~5(3.43±0.71)分(t=-4.64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开始症状趋于平缓,研究组为1~2(1.55±0.50)分,对照组为1~3(1.69±0.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7,P>0.05)。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有1例鼻中隔血肿(1/80),对照组出现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