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直流电刺激(GVS)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61名(122耳)作为研究对象,22~81岁,平均(45.0±13.8)岁.按年龄分为20~40岁组(26例,52耳)、41~60岁组(24例,48耳)以及>60岁组(11例,22耳),分别记录GVS-cVEMP和GVS-oVEMP.计算GVS-c/oVEMP在不同年龄段的引出率、阈值、潜伏期、振幅、振幅不对称比(interaural amplitude asymmetryratio,IAR),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VS-c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6.15%、89.58%和95.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VS-o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8.07%、91.67%和72.13%,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P<0.05).从参数分析来看,cVEMP的引出率、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oVEMP的引出率下降、阈值增高、振幅减小(P<0.05),其他参数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前庭系统的功能降低,有可能会对直流电刺激诱发的VEMP产生影响.

作者:张青;陈耔辰;赵欢娣;魏馨雨;张玉忠;胡娟;李岑菲;刘英;许信达;杨军

来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0 年 3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张青;陈耔辰;赵欢娣;魏馨雨;张玉忠;胡娟;李岑菲;刘英;许信达;杨军
来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0 年 34卷 5期
标签: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直流电刺激 年龄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直流电刺激(GVS)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61名(122耳)作为研究对象,22~81岁,平均(45.0±13.8)岁.按年龄分为20~40岁组(26例,52耳)、41~60岁组(24例,48耳)以及>60岁组(11例,22耳),分别记录GVS-cVEMP和GVS-oVEMP.计算GVS-c/oVEMP在不同年龄段的引出率、阈值、潜伏期、振幅、振幅不对称比(interaural amplitude asymmetryratio,IAR),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VS-c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6.15%、89.58%和95.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VS-o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8.07%、91.67%和72.13%,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P<0.05).从参数分析来看,cVEMP的引出率、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oVEMP的引出率下降、阈值增高、振幅减小(P<0.05),其他参数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前庭系统的功能降低,有可能会对直流电刺激诱发的VEMP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