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15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

作者:魏永彬;晁若瑜;孙德禹;吴建林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年 4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15
作者:
魏永彬;晁若瑜;孙德禹;吴建林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年 46卷 4期
标签: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