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4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确定人体羟基化代谢表型的可行性以及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与羟基化代谢表型及不良反应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单剂口服利培酮后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血浓度,计算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值,绘制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累积频数图,选择快慢羟基化代谢表型的截点.结果:根据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40名志愿者可分为快代谢(EMs)、中代谢(IMs)与慢代谢(PMs)个体;EMs与IMs相比,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9-羟利培酮无统计学意义.PMs与EMs组或IMs个体间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和利培酮+9-羟利培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Ms个体更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可用于羟基化代谢表型测定;监测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有助于修饰利培酮治疗方案.

作者:魏传梅;王本杰;郭瑞臣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4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4
作者:
魏传梅;王本杰;郭瑞臣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年 43卷 12期
标签: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表型 副作用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确定人体羟基化代谢表型的可行性以及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与羟基化代谢表型及不良反应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单剂口服利培酮后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血浓度,计算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值,绘制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累积频数图,选择快慢羟基化代谢表型的截点.结果:根据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比值,40名志愿者可分为快代谢(EMs)、中代谢(IMs)与慢代谢(PMs)个体;EMs与IMs相比,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培酮+9-羟利培酮无统计学意义.PMs与EMs组或IMs个体间利培酮、9-羟利培酮、利培酮/9-羟利培酮和利培酮+9-羟利培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Ms个体更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可用于羟基化代谢表型测定;监测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浓度有助于修饰利培酮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