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1

目的:分析2010-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手足口病(HFMD)病例特征和病原学变化。方法病例调查采用面对面方式,病原学检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共调查2010-2013年HFMD病例414例,1~5岁儿童占85.99%(356/414),男女性别比为1.59∶1。病例皮疹主要分布在手、口、足、臀等部位,38.89%的病例伴有发热。阳性标本342份,阳性检出率为82.61%。发病后7 d内采样标本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7 d后采样阳性率(84.76% vs 62.50%,χ2=12.46,P<0.001)。不同年份之间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01)。结论济南市历城区HFMD多发生在1~5岁儿童,近40%的病例伴有发热,优势病原型别为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两者在不同年份之间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其他肠道病毒在HFMD致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值得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作者:李敏;段坤;赵瑞霞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1
作者:
李敏;段坤;赵瑞霞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9期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 病原学 Hand-foot-mouth disease Enterovirus 71 Coxasckie virus A16 Etiology
目的:分析2010-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手足口病(HFMD)病例特征和病原学变化。方法病例调查采用面对面方式,病原学检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共调查2010-2013年HFMD病例414例,1~5岁儿童占85.99%(356/414),男女性别比为1.59∶1。病例皮疹主要分布在手、口、足、臀等部位,38.89%的病例伴有发热。阳性标本342份,阳性检出率为82.61%。发病后7 d内采样标本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7 d后采样阳性率(84.76% vs 62.50%,χ2=12.46,P<0.001)。不同年份之间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01)。结论济南市历城区HFMD多发生在1~5岁儿童,近40%的病例伴有发热,优势病原型别为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两者在不同年份之间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其他肠道病毒在HFMD致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值得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