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老年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2例年龄>60岁[中位年龄(63.4±2.5)岁,最大年龄78岁]、累及功能区皮层的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瘤径>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显微外科技术的手术效果,总结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结果 术前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颅内血管狭窄4例、脊髓空洞2例,无合并症2例;手术全程进行运动/感觉诱发电位监测;Simpson I级切除11例,Simpson II级切除9例(其中2例为复发脑膜瘤),Simpson III级切除9例(其中3例为复发脑膜瘤),Simpson IV级切除3例(其中2例为复发脑膜瘤).对WHO病理分级II级、III级和肿瘤残留、肿瘤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的I级脑膜瘤,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随访4~43个月,其中1例随访11个月时复发,再次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14例,经治疗后恢复12例,术前无偏瘫术后出现偏瘫3例,其中1例并发肺炎,治疗后在7~21 d内恢复;以癫痫为主要症状8例患者术后口服抗癫痫药物,均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功能区老年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术中强调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护功能区皮层组织和引流静脉;老年患者术后并发

作者:田海龙;危兆胜;刘斌;郭文强;张红英;王超超;王志刚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年 5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田海龙;危兆胜;刘斌;郭文强;张红英;王超超;王志刚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年 57卷 11期
标签:
矢状窦旁脑膜瘤 功能区 老年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老年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2例年龄>60岁[中位年龄(63.4±2.5)岁,最大年龄78岁]、累及功能区皮层的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瘤径>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显微外科技术的手术效果,总结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结果 术前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颅内血管狭窄4例、脊髓空洞2例,无合并症2例;手术全程进行运动/感觉诱发电位监测;Simpson I级切除11例,Simpson II级切除9例(其中2例为复发脑膜瘤),Simpson III级切除9例(其中3例为复发脑膜瘤),Simpson IV级切除3例(其中2例为复发脑膜瘤).对WHO病理分级II级、III级和肿瘤残留、肿瘤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的I级脑膜瘤,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随访4~43个月,其中1例随访11个月时复发,再次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14例,经治疗后恢复12例,术前无偏瘫术后出现偏瘫3例,其中1例并发肺炎,治疗后在7~21 d内恢复;以癫痫为主要症状8例患者术后口服抗癫痫药物,均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功能区老年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术中强调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护功能区皮层组织和引流静脉;老年患者术后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