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43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各34例,均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治疗,A、B组分别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1 g/kg,均在8~12 h内输完。记录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栓情况、冠状动脉直径变化、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1/34)和50.0%(17/34)。 A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2±0.8)、(2.6±0.5)mm,P<0.05;B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4±0.7)、(3.0±0.7) mm,P<0.05;治疗后B组冠状动脉直径大于A组(P<0.05)。 A组出现动脉血栓2例(5.9%),B组未出现血栓异样;两组均未出现巨大冠状动脉瘤。两组总发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充血与水肿消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能减小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直径,明显改善病情,但剂量增大可能会增大血液黏度,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作者:周金芳;钟红平

来源:山东医药 2014 年 4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43
作者:
周金芳;钟红平
来源:
山东医药 2014 年 40期
标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丙种球蛋白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各34例,均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治疗,A、B组分别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1 g/kg,均在8~12 h内输完。记录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栓情况、冠状动脉直径变化、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1/34)和50.0%(17/34)。 A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2±0.8)、(2.6±0.5)mm,P<0.05;B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4±0.7)、(3.0±0.7) mm,P<0.05;治疗后B组冠状动脉直径大于A组(P<0.05)。 A组出现动脉血栓2例(5.9%),B组未出现血栓异样;两组均未出现巨大冠状动脉瘤。两组总发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充血与水肿消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能减小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直径,明显改善病情,但剂量增大可能会增大血液黏度,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