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22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早期使用皮质激素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行经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 h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合度( SaO2)水平及治疗后12 h pH、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12 h 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2 h pH、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 h中心静脉压、心指数水平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周FVC%、FEV1%增加,对照组治疗后2周FVC%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周FVC%、FEV1%增加(P均<0.05)。结论 BiPAP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减少CO2潴留,改善氧合与肺功能,且对血流动力学无负面影响。

作者:尹成伟;赵敏

来源:山东医药 2015 年 2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22
作者:
尹成伟;赵敏
来源:
山东医药 2015 年 23期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肺功能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早期使用皮质激素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行经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变化。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 h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合度( SaO2)水平及治疗后12 h pH、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12 h 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2 h pH、PaO2、SaO2水平升高(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 h中心静脉压、心指数水平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周FVC%、FEV1%增加,对照组治疗后2周FVC%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周FVC%、FEV1%增加(P均<0.05)。结论 BiPAP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减少CO2潴留,改善氧合与肺功能,且对血流动力学无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