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44 | 下载128

目的:探讨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瞬时无波形比值(iFR)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20例,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病变血管采集iFR,给予硝酸甘油后在3 min内高速注射扩血管药物腺苷三磷酸(ATP)140μg/(kg· min),采集高速注射ATP后的iFR(iFRATP )、FFR。计算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与单纯FFR指导PCI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避免使用ATP患者的比例。结果本组病变血管iFR为0.9±0.1,iFRATP为0.7±0.2,两者相比P<0.001。 iFR、iFRATP与FF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0.91,P均<0.001。联合应用iFR、FFR相对于单用FFR指导PCI的准确率为91.3%(21/23)、敏感度为92.3%(12/13)、特异性为90.0%(9/10)、阳性预测值为92.3%(12/13)、阴性预测值为90.0%(9/10),并可以避免60.0%(12/20)的患者应用ATP。结论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效果满意,且可以减少患者静脉应用ATP。

作者:宋光远;刘庆荣;张丽华;丁诚;杨跃进;徐波;乔树宾;唐熠达;吴永健

来源:山东医药 2015 年 3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44 | 下载:128
作者:
宋光远;刘庆荣;张丽华;丁诚;杨跃进;徐波;乔树宾;唐熠达;吴永健
来源:
山东医药 2015 年 38期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 瞬时无波形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coronary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tracoronary pressure wire instantaneous wave-free ratio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目的:探讨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瞬时无波形比值(iFR)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20例,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病变血管采集iFR,给予硝酸甘油后在3 min内高速注射扩血管药物腺苷三磷酸(ATP)140μg/(kg· min),采集高速注射ATP后的iFR(iFRATP )、FFR。计算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与单纯FFR指导PCI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避免使用ATP患者的比例。结果本组病变血管iFR为0.9±0.1,iFRATP为0.7±0.2,两者相比P<0.001。 iFR、iFRATP与FF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0.91,P均<0.001。联合应用iFR、FFR相对于单用FFR指导PCI的准确率为91.3%(21/23)、敏感度为92.3%(12/13)、特异性为90.0%(9/10)、阳性预测值为92.3%(12/13)、阴性预测值为90.0%(9/10),并可以避免60.0%(12/20)的患者应用ATP。结论联合应用iFR和FFR指导PCI效果满意,且可以减少患者静脉应用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