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197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价眩晕程度.两组均采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倍他司汀改善脑循环等经典治疗,随访1.5年观察两组阳性事件(眩晕反复发作或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与非VBD组比较,VBD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增高,DARS和DHI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随访期间VBD组阳性事件发生率为46.15%,高于非VBD组的28.21% (P <0.05).结论 PCIV合并VBD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更明显,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作者:张振芳;司秋霞;郑建彪;赵娜;黄静

来源:山东医药 2016 年 5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197
作者:
张振芳;司秋霞;郑建彪;赵娜;黄静
来源:
山东医药 2016 年 56卷 2期
标签: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流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价眩晕程度.两组均采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倍他司汀改善脑循环等经典治疗,随访1.5年观察两组阳性事件(眩晕反复发作或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与非VBD组比较,VBD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增高,DARS和DHI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随访期间VBD组阳性事件发生率为46.15%,高于非VBD组的28.21% (P <0.05).结论 PCIV合并VBD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更明显,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