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38

目的 观察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剩余水相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称取1 000 g生何首乌,制备何首乌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剩余水相部位固体提取物,采用24h急性毒性实验测算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10%致死剂量,据此确定后续实验中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的给药剂量,其中氯仿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3、6、9 μg/mL,乙酸乙酯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10、20、30 μg/mL,剩余水相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60 μg/mL.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b、c、d组,a组加入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组加入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组加入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d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幼鱼肝脏病理学变化,测算肝体比、卵黄囊占比.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1、A2、A3、A4、B1、1β2、B3、B4、C1、C2、C3、C4组,其中A1、A2、A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1、B2、B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1、C2、C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A4、B4、C4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ALT、AST,羟胺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T-SOD.结果 c

作者:郑海洋;杨晓歌;赵崇军;孙修成;马志强;李霄

来源:山东医药 2019 年 5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38
作者:
郑海洋;杨晓歌;赵崇军;孙修成;马志强;李霄
来源:
山东医药 2019 年 59卷 12期
标签:
何首乌 何首乌提取物 何首乌毒性 肝脏毒性 斑马鱼
目的 观察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剩余水相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称取1 000 g生何首乌,制备何首乌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剩余水相部位固体提取物,采用24h急性毒性实验测算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10%致死剂量,据此确定后续实验中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的给药剂量,其中氯仿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3、6、9 μg/mL,乙酸乙酯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10、20、30 μg/mL,剩余水相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60 μg/mL.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b、c、d组,a组加入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组加入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组加入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d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幼鱼肝脏病理学变化,测算肝体比、卵黄囊占比.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1、A2、A3、A4、B1、1β2、B3、B4、C1、C2、C3、C4组,其中A1、A2、A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1、B2、B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1、C2、C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A4、B4、C4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ALT、AST,羟胺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T-SOD.结果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