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1 | 下载347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托法替布治疗脊柱关节炎(SpA)伴外周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SpA患者3例,均合并外周关节病变,给予托法替布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或来氟米特)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月检测ESR、CRP,进行VAS评估疼痛程度,评价SpA病情相关指标[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基于CRP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例均完成了足量半年的托法替布治疗.患者治疗后1月,关节肿痛明显改善,腰痛好转,ESR、CRP、VAS、BASDAI、BASFI、ASDAS-CRP均下降;治疗后3、6月,ESR、CRP、VAS、BASDAI、BASFI、ASDAS-CRP进一步下降.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 托法替布治疗外周关节病变为主的SpA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治疗SpA的又一选择.

作者:徐鹏慧;屈文龙;周惠琼

来源: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3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1 | 下载:347
作者:
徐鹏慧;屈文龙;周惠琼
来源:
山东医药 2020 年 60卷 32期
标签:
JAK抑制剂 托法替布 脊柱关节炎 外周关节病变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托法替布治疗脊柱关节炎(SpA)伴外周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SpA患者3例,均合并外周关节病变,给予托法替布联合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或来氟米特)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月检测ESR、CRP,进行VAS评估疼痛程度,评价SpA病情相关指标[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基于CRP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例均完成了足量半年的托法替布治疗.患者治疗后1月,关节肿痛明显改善,腰痛好转,ESR、CRP、VAS、BASDAI、BASFI、ASDAS-CRP均下降;治疗后3、6月,ESR、CRP、VAS、BASDAI、BASFI、ASDAS-CRP进一步下降.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 托法替布治疗外周关节病变为主的SpA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治疗SpA的又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