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44

目的:探讨针灸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功能效应.方法:选取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1例,治疗组 5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精神药物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各随机抽取 1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集,判断其脑功能的效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GI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GI评分明显降低(P<0.05).fMRI结果的低频振幅(ALFF)分析,针灸治疗的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左侧枕顶叶.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治疗组的显著提升区域为左侧枕叶舌回.结论:针灸可以提高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患者的神经元自发活动具有相关激发效应,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辅助治疗的方案,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的发展.

作者:潘令仪;沈含冰;张佳宝;陆云圻;陈剑华;赵海音

来源:陕西中医 2020 年 4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44
作者:
潘令仪;沈含冰;张佳宝;陆云圻;陈剑华;赵海音
来源:
陕西中医 2020 年 41卷 6期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针灸 脑功能效应 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目的:探讨针灸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功能效应.方法:选取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1例,治疗组 5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精神药物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各随机抽取 1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集,判断其脑功能的效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GI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GI评分明显降低(P<0.05).fMRI结果的低频振幅(ALFF)分析,针灸治疗的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左侧枕顶叶.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治疗组的显著提升区域为左侧枕叶舌回.结论:针灸可以提高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患者的神经元自发活动具有相关激发效应,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辅助治疗的方案,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