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4 | 下载20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主要累及青壮年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探索其发病机制非常重要.目前关于AS的发病机制存在多个不同的假设,其中研究较多并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假设包括:(1)HLA-B27在AS的发病机制和遗传潜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AS与B27之间的强相关性已经得到公认并且被广泛证实,其中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LA-B27与AS的这种相关性遍及全世界,其中的重要证据之一是一级亲属是AS的HLA-B27阳性个体患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B27阳性个体的6~16倍;(2)MHC基因也被认为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其中可能的候选基因可能定位于第2号、第9号和第16号染色体,其中TNF-α 850和HLA-B13、B27、CE6等基因可能是AS患者的易感基因;(3)其他新的遗传易感基因如PD1的基因多态性与AS易感性之间存在遗传关联;(4)细菌感染与AS之间相关性的一些重要证据来源于动物模型,认为细菌感染与HLA-B27之间的作用可能是致病的一个关键因素;(5)Ⅱ型胶原、蛋白聚糖是软骨的成分,目前认为它们可能是AS自身免疫反应的候选目标;(6)AS的发病机制还包括T细胞的功能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中CD4+CD25+Treg的功能、骨生成蛋白、前列腺素、内皮细胞及内皮素的功能异常和瘦素等因素均可能参与了AS的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杨春花;黄烽

来源:现代免疫学 2007 年 2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4 | 下载:205
作者:
杨春花;黄烽
来源:
现代免疫学 2007 年 27卷 4期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发病机制 遗传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主要累及青壮年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探索其发病机制非常重要.目前关于AS的发病机制存在多个不同的假设,其中研究较多并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假设包括:(1)HLA-B27在AS的发病机制和遗传潜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AS与B27之间的强相关性已经得到公认并且被广泛证实,其中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LA-B27与AS的这种相关性遍及全世界,其中的重要证据之一是一级亲属是AS的HLA-B27阳性个体患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B27阳性个体的6~16倍;(2)MHC基因也被认为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其中可能的候选基因可能定位于第2号、第9号和第16号染色体,其中TNF-α 850和HLA-B13、B27、CE6等基因可能是AS患者的易感基因;(3)其他新的遗传易感基因如PD1的基因多态性与AS易感性之间存在遗传关联;(4)细菌感染与AS之间相关性的一些重要证据来源于动物模型,认为细菌感染与HLA-B27之间的作用可能是致病的一个关键因素;(5)Ⅱ型胶原、蛋白聚糖是软骨的成分,目前认为它们可能是AS自身免疫反应的候选目标;(6)AS的发病机制还包括T细胞的功能特别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中CD4+CD25+Treg的功能、骨生成蛋白、前列腺素、内皮细胞及内皮素的功能异常和瘦素等因素均可能参与了AS的炎症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