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42

目的 探讨经快速双上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健康比格犬经开胸途径植入十极导管电极,快速(1 200次/min)起搏双上肺静脉6h.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对起搏前后双上肺静脉及左心耳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只犬完成实验,房颤诱导成功率80%.高频率刺激诱发的房颤模型能使双上肺静脉区及左心耳部位ERP先降低后升高(145±15.1 vs 130±16.3 vs 136±11.4,P=0.004、P=0.494),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诱发房颤5h后,总的房颤诱发窗口(∑WOV)较基线略有升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6.7±65.3 vs 20±52.9,P>0.05).而在乙酰胆碱诱发房颤(第0h、1h、3h、6 h)时,可见房颤的诱发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这种趋势与ERP的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结论 经快速双上肺起搏方法制作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可用于房颤发病机理、电生理重构、心肌重构、分子生物学改变等临床研究,也可用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部分心力衰竭的研究.

作者:陈世权;盛夏;黄松群;宫鑫成;蒋晨阳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3 年 3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42
作者:
陈世权;盛夏;黄松群;宫鑫成;蒋晨阳
来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3 年 33卷 3期
标签:
双上肺静脉起搏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犬 Pacing Double surperior pulmonary veins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imal model Dog
目的 探讨经快速双上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健康比格犬经开胸途径植入十极导管电极,快速(1 200次/min)起搏双上肺静脉6h.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对起搏前后双上肺静脉及左心耳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只犬完成实验,房颤诱导成功率80%.高频率刺激诱发的房颤模型能使双上肺静脉区及左心耳部位ERP先降低后升高(145±15.1 vs 130±16.3 vs 136±11.4,P=0.004、P=0.494),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诱发房颤5h后,总的房颤诱发窗口(∑WOV)较基线略有升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6.7±65.3 vs 20±52.9,P>0.05).而在乙酰胆碱诱发房颤(第0h、1h、3h、6 h)时,可见房颤的诱发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这种趋势与ERP的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结论 经快速双上肺起搏方法制作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可用于房颤发病机理、电生理重构、心肌重构、分子生物学改变等临床研究,也可用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部分心力衰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