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44 | 下载78

目的 考察3种不同的造模方法,以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有效实验方法.方法 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每组6只.正常组实验过程中正常饲养,模型Ⅰ组根据大鼠体质量以腺嘌呤(0.1 g/kg·d-1)与氧嗪酸钾(1.5 g/kg·d-1)混悬液灌胃给药;模型Ⅱ组根据大鼠体质量以腺嘌呤(0.15 g/kg·d-1)与氧嗪酸钾(0.6 g/kg·d-1)的混悬液,每日腹腔注射两次;模型Ⅲ组大鼠以腺嘌呤(20 mg/d)和乙胺丁醇(50 mg/d)的混悬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 d,检测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组大鼠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28 d后留取大鼠肾脏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Ⅰ组大鼠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的血尿酸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肌酐、尿素氮在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较正常组均升高(P<0.05);模型Ⅱ组大鼠仅第14天及第28天的血尿酸值较正常组有所升高(P<0.05),其血肌酐、尿素氮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较正常组升高(P<0.05);模型Ⅲ组大鼠仅第7d的血尿酸值较正常组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其血

作者:蒋茜;郭永平;王毅兴;高建东;严海东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3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44 | 下载:78
作者:
蒋茜;郭永平;王毅兴;高建东;严海东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年 33卷 1期
标签: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大鼠模型 尿酸酶抑制剂
目的 考察3种不同的造模方法,以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有效实验方法.方法 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每组6只.正常组实验过程中正常饲养,模型Ⅰ组根据大鼠体质量以腺嘌呤(0.1 g/kg·d-1)与氧嗪酸钾(1.5 g/kg·d-1)混悬液灌胃给药;模型Ⅱ组根据大鼠体质量以腺嘌呤(0.15 g/kg·d-1)与氧嗪酸钾(0.6 g/kg·d-1)的混悬液,每日腹腔注射两次;模型Ⅲ组大鼠以腺嘌呤(20 mg/d)和乙胺丁醇(50 mg/d)的混悬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 d,检测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组大鼠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28 d后留取大鼠肾脏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Ⅰ组大鼠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的血尿酸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肌酐、尿素氮在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较正常组均升高(P<0.05);模型Ⅱ组大鼠仅第14天及第28天的血尿酸值较正常组有所升高(P<0.05),其血肌酐、尿素氮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较正常组升高(P<0.05);模型Ⅲ组大鼠仅第7d的血尿酸值较正常组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