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5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离体大鼠肝细胞的膜效应及膜结合位点。方法应用体循环灌注胶原酶法分离正常大鼠肝细胞,在肝细胞培养中分别加入D-Hanks液、猪苓多糖、甘草酸及甘草次酸,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膜效应,应用胶体金探针法检测正常肝细胞表面甘草次酸及甘草酸的结合位点。结果扫描电镜示:加入甘草次酸的肝细胞表面微绒毛缺乏,呈现大量大小不等的光滑的囊泡状隆起;胶体金探针实验示:透射电镜下可见加入甘草次酸?牛血清白蛋白-胶体金颗粒探针的正常肝细胞表面覆有密集的黑色胶体金颗粒。结论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大鼠离体肝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膜效应;肝细胞膜上有与甘草次酸、甘草酸相结合的位点;且以甘草次酸更为显著。

作者:顾云娣;周方成;杨山麦;张剑霞;金史;成令忠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2000 年 2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5
作者:
顾云娣;周方成;杨山麦;张剑霞;金史;成令忠
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2000 年 27卷 4期
标签:
肝细胞 甘草次酸 甘草酸 五环三萜皂苷类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离体大鼠肝细胞的膜效应及膜结合位点。方法应用体循环灌注胶原酶法分离正常大鼠肝细胞,在肝细胞培养中分别加入D-Hanks液、猪苓多糖、甘草酸及甘草次酸,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膜效应,应用胶体金探针法检测正常肝细胞表面甘草次酸及甘草酸的结合位点。结果扫描电镜示:加入甘草次酸的肝细胞表面微绒毛缺乏,呈现大量大小不等的光滑的囊泡状隆起;胶体金探针实验示:透射电镜下可见加入甘草次酸?牛血清白蛋白-胶体金颗粒探针的正常肝细胞表面覆有密集的黑色胶体金颗粒。结论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大鼠离体肝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膜效应;肝细胞膜上有与甘草次酸、甘草酸相结合的位点;且以甘草次酸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