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25

目的本研究通过螺旋CT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上气道仿真内镜三维成像,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位点及其变化特点.方法OSAHS组共25例患者,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后分为轻度组5例、中度组7例、重度组13例.7例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取仰卧位,应用螺旋CT(lightspeed QX/i)分别在平静呼吸、呼气末时相、吸气末时相和müller动作后对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各时相的上气道参数,并应用仿真内窥镜分别在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寻找相应气道阻塞位点.结果 25例OSAHS患者中15例出现上气道部分完全塌陷,气道塌陷多位于腭后区,阻塞位点可向舌后区及喉咽部移动.与吸气末时相相比,müller动作时上气道未出现进一步明显狭窄.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MPVR重建是一种方便、高效、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探索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位点及其变化特点.

作者:刘嘉琳;李庆云;黄绍光;李敏;曹艳

来源:上海医学 2005 年 2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25
作者:
刘嘉琳;李庆云;黄绍光;李敏;曹艳
来源:
上海医学 2005 年 28卷 11期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 多平面容积重建 阻塞位点 müller动作
目的本研究通过螺旋CT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上气道仿真内镜三维成像,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位点及其变化特点.方法OSAHS组共25例患者,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后分为轻度组5例、中度组7例、重度组13例.7例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取仰卧位,应用螺旋CT(lightspeed QX/i)分别在平静呼吸、呼气末时相、吸气末时相和müller动作后对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各时相的上气道参数,并应用仿真内窥镜分别在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寻找相应气道阻塞位点.结果 25例OSAHS患者中15例出现上气道部分完全塌陷,气道塌陷多位于腭后区,阻塞位点可向舌后区及喉咽部移动.与吸气末时相相比,müller动作时上气道未出现进一步明显狭窄.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MPVR重建是一种方便、高效、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探索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位点及其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