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3 | 下载40

目的 探讨嗜酸性膀胱炎(EC)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9年1月至2006年2月对4例EC患者的诊治体会.结果 3例因血尿就诊,1例因背痛就诊.1例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分类增高,2例膀胱内有类似肿瘤的占位性改变,2例有上尿路积水表现,4例均有镜下血尿,最终病理诊断为EC.对病例1和2分别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回肠扩大膀胱术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半年膀胱镜检查无异常.病例3和4均予泼尼松、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左旋氧氟沙星口服4周,2周后症状消除,B超检查示上尿路积水消退,静脉肾盂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停药后随访18个月,无临床复发;病例4停药已2个月,目前仍随访中.结论 EC较罕见,临床可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排尿痛或耻骨上区疼痛的表现,也可有尿潴留伴背痛的上尿路扩张症状及类似肿瘤的占位性改变,活检病理是有效的诊断方法.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药物联合抗生素是最常用且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亦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黎;黄旭元

来源:上海医学 2007 年 3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3 | 下载:40
作者:
陈黎;黄旭元
来源:
上海医学 2007 年 30卷 1期
标签:
嗜酸性膀胱炎 嗜酸性细胞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目的 探讨嗜酸性膀胱炎(EC)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9年1月至2006年2月对4例EC患者的诊治体会.结果 3例因血尿就诊,1例因背痛就诊.1例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分类增高,2例膀胱内有类似肿瘤的占位性改变,2例有上尿路积水表现,4例均有镜下血尿,最终病理诊断为EC.对病例1和2分别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回肠扩大膀胱术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半年膀胱镜检查无异常.病例3和4均予泼尼松、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左旋氧氟沙星口服4周,2周后症状消除,B超检查示上尿路积水消退,静脉肾盂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停药后随访18个月,无临床复发;病例4停药已2个月,目前仍随访中.结论 EC较罕见,临床可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排尿痛或耻骨上区疼痛的表现,也可有尿潴留伴背痛的上尿路扩张症状及类似肿瘤的占位性改变,活检病理是有效的诊断方法.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药物联合抗生素是最常用且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亦为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