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29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和AmpC酶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占7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9%和91.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TEM、CTX-M、OXA和GES型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49.7%);质粒介导AmpC酶23株(13.6%).PFGE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仅3株具有同源性,呈散发流行.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率高,呈多重耐药且散发流行趋势.

作者:侯佳惠;童郁;费静娴;郭美艳;赵玉杰;包其郁;周铁丽

来源:检验医学 2012 年 2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29
作者:
侯佳惠;童郁;费静娴;郭美艳;赵玉杰;包其郁;周铁丽
来源:
检验医学 2012 年 27卷 1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β内酰胺酶 质粒 脉冲场凝胶电泳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和AmpC酶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占7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9%和91.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TEM、CTX-M、OXA和GES型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49.7%);质粒介导AmpC酶23株(13.6%).PFGE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仅3株具有同源性,呈散发流行.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率高,呈多重耐药且散发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