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7 | 下载10

目的 建立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双试剂连续监测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通过试验来确定反应特异吸收峰、最佳检测时间、合理试剂配比、最佳底物浓度和反应缓冲体系的最佳pH值及浓度等最适反应条件.利用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和试剂及样本稳定性来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检测150名健康人和30例严重烧伤合并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血清DAO活性,确定参考区间和诊断准确度.结果 通过试验确定以10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值8.0)为反应缓冲体系,以3.2 mmol/L 1,4-丁二胺为最佳底物浓度,试剂Ⅰ和试剂Ⅱ按4:1与样本反应,在340 nm波长下200~300 s期间连续监测还原型辅酶Ⅰ(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度计算求得DAO活性.本法线性范围为0~100 U/L,不精密度均<5

作者:胡进访;吴雁;王白石;王旭

来源:检验医学 2013 年 28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7 | 下载:10
作者:
胡进访;吴雁;王白石;王旭
来源:
检验医学 2013 年 28卷 8期
标签:
二胺氧化酶 酶活性 连续监测法
目的 建立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双试剂连续监测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通过试验来确定反应特异吸收峰、最佳检测时间、合理试剂配比、最佳底物浓度和反应缓冲体系的最佳pH值及浓度等最适反应条件.利用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和试剂及样本稳定性来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检测150名健康人和30例严重烧伤合并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血清DAO活性,确定参考区间和诊断准确度.结果 通过试验确定以10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值8.0)为反应缓冲体系,以3.2 mmol/L 1,4-丁二胺为最佳底物浓度,试剂Ⅰ和试剂Ⅱ按4:1与样本反应,在340 nm波长下200~300 s期间连续监测还原型辅酶Ⅰ(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度计算求得DAO活性.本法线性范围为0~100 U/L,不精密度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