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8 | 下载16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CD)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CD及癌胚抗原(CEA)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将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分为非肿瘤组(22例)和肿瘤组[55例,包括肿瘤细胞阳性组(30例)和肿瘤细胞阴性组(25例)]。比较各组CD及CEA浓度,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及CE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CD和CEA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CEA与CD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323、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6,P均<0.00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23和0.812。肿瘤细胞阳性组CD浓度明显高于肿瘤细胞阴性组(P<0.05),而CEA浓度2组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4和0.767。结论浆膜腔CD浓度与肿瘤浆膜腔转移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转移的辅助指标,联合CEA诊断更佳。

作者:解新;陈锟;黄涛;厉倩;卢帅军;聂志文;谭龙益

来源:检验医学 2013 年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8 | 下载:16
作者:
解新;陈锟;黄涛;厉倩;卢帅军;聂志文;谭龙益
来源:
检验医学 2013 年 11期
标签:
组织蛋白酶D 浆膜腔积液 肿瘤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Cathepsin D Serous cavity effusion Tumo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CD)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CD及癌胚抗原(CEA)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将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分为非肿瘤组(22例)和肿瘤组[55例,包括肿瘤细胞阳性组(30例)和肿瘤细胞阴性组(25例)]。比较各组CD及CEA浓度,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及CE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CD和CEA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CEA与CD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323、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6,P均<0.00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23和0.812。肿瘤细胞阳性组CD浓度明显高于肿瘤细胞阴性组(P<0.05),而CEA浓度2组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4和0.767。结论浆膜腔CD浓度与肿瘤浆膜腔转移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转移的辅助指标,联合CEA诊断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