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35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时灸感效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太乙神针施灸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在施灸30 min内局部灸感及其传导类型与患者VAS疼痛值变化的关系,并记录感传出现的时间、感传的长度、宽度、深度及方向。结果40例患者均出现表热灸感,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50±14.38) mm;出现透热灸感18例,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89±12.43) mm;出现扩热灸感6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5.00±14.10) mm;出现远处传导灸感13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1.54±13.90) mm。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均最高,其次分别为出现3、2、1种灸感。不同类型灸感患者治疗10 min后与治疗20 min后及治疗20 min后与治疗30 min后VAS值差值比较,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差值最高。结论不同灸感类型出现频率不同,灸感的出现与病情的轻重相关。出现灸感类型数量对疾病缓解过程有影响,但对最终疗效影响较小。单一的灸感(仅有表热),起效较快,多在0~10 min内。而其他灸感(透热、扩热、远处传导等)起效较慢,多在20 min前后。

作者:莫慧;唐宜春;陈若暘;宦佳慧;武九龙;徐修竹;沈晓菁;王裕帆;张建斌;王玲玲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5 | 下载:35
作者:
莫慧;唐宜春;陈若暘;宦佳慧;武九龙;徐修竹;沈晓菁;王裕帆;张建斌;王玲玲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2015 年 9期
标签:
针灸疗法 太乙针灸 灸法 灸感 痛经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aiyi moxa-cigar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sensation Dysmenorrhea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时灸感效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太乙神针施灸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在施灸30 min内局部灸感及其传导类型与患者VAS疼痛值变化的关系,并记录感传出现的时间、感传的长度、宽度、深度及方向。结果40例患者均出现表热灸感,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50±14.38) mm;出现透热灸感18例,治疗前后VAS差值为(38.89±12.43) mm;出现扩热灸感6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5.00±14.10) mm;出现远处传导灸感13例,治疗前后 VAS 差值为(41.54±13.90) mm。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均最高,其次分别为出现3、2、1种灸感。不同类型灸感患者治疗10 min后与治疗20 min后及治疗20 min后与治疗30 min后VAS值差值比较,出现4种灸感的患者差值最高。结论不同灸感类型出现频率不同,灸感的出现与病情的轻重相关。出现灸感类型数量对疾病缓解过程有影响,但对最终疗效影响较小。单一的灸感(仅有表热),起效较快,多在0~10 min内。而其他灸感(透热、扩热、远处传导等)起效较慢,多在20 min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