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3 | 下载4

目的:观察针刺对肾阳虚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基于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制作的皮质酮肾阳虚实验动物模型,以血清CRH、垂体ACTH及其mRNA表达为观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对影响针刺效应的4因素(穴位的选择、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的针刺手法仪治疗肾阳虚大鼠,通过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中CRH、垂体中ACTH的水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垂体组织中ACT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上述4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捻针时间、捻针频率、捻针角度及穴位的选择,其中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P<0.01或P>0.05)。穴位的选择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或次要因素(P<0.05或P>0.05)。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80次/min,捻针时间为120 s。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疗效不同,其中捻针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捻针频率、捻针角度和穴位的选择。

作者:闵友江;邓玲;洪恩四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2016 年 3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3 | 下载:4
作者:
闵友江;邓玲;洪恩四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2016 年 35卷 3期
标签:
针刺疗法 正交设计 肾阳虚 HPA轴 大鼠 Acupuncture therapy Orthogonal desig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Rats
目的:观察针刺对肾阳虚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基于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制作的皮质酮肾阳虚实验动物模型,以血清CRH、垂体ACTH及其mRNA表达为观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对影响针刺效应的4因素(穴位的选择、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的针刺手法仪治疗肾阳虚大鼠,通过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中CRH、垂体中ACTH的水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垂体组织中ACT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上述4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捻针时间、捻针频率、捻针角度及穴位的选择,其中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P<0.01或P>0.05)。穴位的选择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或次要因素(P<0.05或P>0.05)。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80次/min,捻针时间为120 s。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疗效不同,其中捻针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捻针频率、捻针角度和穴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