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 | 下载1

目的 观察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风先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者为研究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项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合酶(i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血小板黏附性(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患者头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研究组血清NSE、iNOS、TXB2、AngⅡ、PAgT、PAdT、sVCAM-1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BDNF、NO和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I、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可降低NSE、iNOS、TXB2和AngⅡ水平,提高BDNF水平,减少神经损伤,控制血小板聚集,提升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作者:许鹏;温杰;崔友祥;王传尊;刘国华;胡方梅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2022 年 41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 | 下载:1
作者:
许鹏;温杰;崔友祥;王传尊;刘国华;胡方梅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2022 年 41卷 8期
标签:
针刺疗法 电针 中风先兆 血管内皮 血栓素 血小板聚集
目的 观察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风先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者为研究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项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合酶(i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血小板黏附性(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患者头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研究组血清NSE、iNOS、TXB2、AngⅡ、PAgT、PAdT、sVCAM-1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BDNF、NO和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I、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可降低NSE、iNOS、TXB2和AngⅡ水平,提高BDNF水平,减少神经损伤,控制血小板聚集,提升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