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6 | 下载73

阴虚湿热证,属本虚标实证,是临床较常见的证型之一.阴虚与湿热是一对矛盾,它们往往相互纠缠,形成恶性循环,如湿热稽留不去,热伤阴液,则阴虚愈甚;阴虚生内热,湿热内蕴,致湿热越重.因其病机复杂,累及多个脏腑,临证难识难辨.文章通过对慢性泄泻、口腔溃疡2个临床常见病证的治疗分析,体会到临床用药如过于清利刚燥则伤阴,而养阴过于滋腻则助湿,治疗较为棘手.对于湿热重者,笔者根据邪在上焦、中焦、下焦选择用方,常用甘露消毒丹、龙胆泻肝汤、三妙丸或香连丸等加减治疗.滋阴方药常选用如益胃汤、一贯煎、沙参麦冬汤等,旨在开拓中医诊疗阴虚湿热证的辨证思路.

作者:王健

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年 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6 | 下载:73
作者:
王健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年 9卷 2期
标签:
阴虚湿热证 泄泻 口腔溃疡 中医治疗 Yin Deficiency and Damp Heat Syndrome Diarrhea Oral Ulcer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阴虚湿热证,属本虚标实证,是临床较常见的证型之一.阴虚与湿热是一对矛盾,它们往往相互纠缠,形成恶性循环,如湿热稽留不去,热伤阴液,则阴虚愈甚;阴虚生内热,湿热内蕴,致湿热越重.因其病机复杂,累及多个脏腑,临证难识难辨.文章通过对慢性泄泻、口腔溃疡2个临床常见病证的治疗分析,体会到临床用药如过于清利刚燥则伤阴,而养阴过于滋腻则助湿,治疗较为棘手.对于湿热重者,笔者根据邪在上焦、中焦、下焦选择用方,常用甘露消毒丹、龙胆泻肝汤、三妙丸或香连丸等加减治疗.滋阴方药常选用如益胃汤、一贯煎、沙参麦冬汤等,旨在开拓中医诊疗阴虚湿热证的辨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