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0

真眼点藻纲是1970年、1971年Hibberd 和 Leedale根据其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特征,将原黄藻纲中的一些成员重新调整而成立的一个新纲。自该纲成立以来,由于新种不断被发现,科、属和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目前该纲已有1目6科13个属28个种。该纲藻类的主要细胞光合作用色素包括:叶绿素a、堇菜黄素、无隔藻黄素和β-胡萝卜素;细胞内具有一周生裂叶状的叶绿体或多个盘状的叶绿体,具一柄状蛋白核或无,叶绿体内具有三条类囊体为一组的片层,无环带形的片层,双层叶绿体膜外有一层叶绿体内质网膜包裹,它不与核膜相连;细胞中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近球形的液泡,其中含有能振动的颗粒物和一个直径在1-3μm的红色球状体;繁殖方式通常形成2个D形或4个四面体形的似亲孢子,有时会形成8个或16个的似亲孢子;大多种类能产生烧瓶状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有单根两侧排列管状小茸毛的鞭毛(另一根退化)或另具一根为光滑型的鞭毛。通过18S rDNA和 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该纲与异鞭藻门其他各纲藻类的亲缘关系得到确定。脂肪酸分析结果发现该纲的藻类皆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真眼点藻纲的藻类在淡水、海水和土壤表面等环境中都有分布。该纲的拟微绿球藻属中多个种类被广泛应用于轮虫、卤虫及珍贵海产品

作者:高保燕;张成武;万凌琳;李爱芬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14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0
作者:
高保燕;张成武;万凌琳;李爱芬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14 年 5期
标签:
真眼点藻纲 超微结构 系统演化 生化组分 商业应用价值 Eustigmatophyceae Ultrastructure Systematics Phylogenic evolutio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真眼点藻纲是1970年、1971年Hibberd 和 Leedale根据其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特征,将原黄藻纲中的一些成员重新调整而成立的一个新纲。自该纲成立以来,由于新种不断被发现,科、属和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目前该纲已有1目6科13个属28个种。该纲藻类的主要细胞光合作用色素包括:叶绿素a、堇菜黄素、无隔藻黄素和β-胡萝卜素;细胞内具有一周生裂叶状的叶绿体或多个盘状的叶绿体,具一柄状蛋白核或无,叶绿体内具有三条类囊体为一组的片层,无环带形的片层,双层叶绿体膜外有一层叶绿体内质网膜包裹,它不与核膜相连;细胞中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近球形的液泡,其中含有能振动的颗粒物和一个直径在1-3μm的红色球状体;繁殖方式通常形成2个D形或4个四面体形的似亲孢子,有时会形成8个或16个的似亲孢子;大多种类能产生烧瓶状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有单根两侧排列管状小茸毛的鞭毛(另一根退化)或另具一根为光滑型的鞭毛。通过18S rDNA和 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该纲与异鞭藻门其他各纲藻类的亲缘关系得到确定。脂肪酸分析结果发现该纲的藻类皆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真眼点藻纲的藻类在淡水、海水和土壤表面等环境中都有分布。该纲的拟微绿球藻属中多个种类被广泛应用于轮虫、卤虫及珍贵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