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12

以分离获得的一株新型自絮凝凯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 kessleri) F01为材料,自养单步培养法为对照,设计两步培养法,研究阶段Ⅰ添加葡萄糖兼养和阶段Ⅱ营养元素限制处理对藻细胞油脂积累及絮凝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血球板计数法、干重法、脂染色法测定藻细胞浓度、生物量和总脂含量,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藻细胞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1)两步培养法阶段Ⅰ兼养培养最适葡萄糖浓度为10g/L,10d收获时藻细胞油脂产率204.25 mg/(L·d),是对照组的16.20倍;静置12h的藻细胞自絮凝率96.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在阶段Ⅰ基础上,阶段Ⅱ进行不同元素限制处理培养1d,低糖组和低糖低氮协同处理组的藻细胞油脂产率分别为242.64和227.61 mg/(L·d),分别比阶段Ⅰ增加18.8%和11.4%;培养4d,低糖、无糖、低氮和低糖低氮协同4种处理组油脂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阶段Ⅰ,其中低糖低氮协同处理组最高,达到3.08 g/L,是对照组的23.69倍,比阶段Ⅰ增加了51.0%,而且阶段Ⅱ中4种处理组藻细胞的自絮凝率基本在85.0%以上,能满足收获要求.(3) F01藻细胞EPS中蛋白类色氨酸物质含量高低与藻细胞自絮凝率大小密切相关,不同培养处理通过改变藻细胞EPS中蛋白类色氨酸物质的含量而影响其絮

作者:赵艳;汪成;王超霞;王天圻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年 4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6 | 下载:12
作者:
赵艳;汪成;王超霞;王天圻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年 43卷 1期
标签:
凯式拟小球藻 两步培养法 自絮凝性能 油脂产率
以分离获得的一株新型自絮凝凯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 kessleri) F01为材料,自养单步培养法为对照,设计两步培养法,研究阶段Ⅰ添加葡萄糖兼养和阶段Ⅱ营养元素限制处理对藻细胞油脂积累及絮凝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血球板计数法、干重法、脂染色法测定藻细胞浓度、生物量和总脂含量,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藻细胞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1)两步培养法阶段Ⅰ兼养培养最适葡萄糖浓度为10g/L,10d收获时藻细胞油脂产率204.25 mg/(L·d),是对照组的16.20倍;静置12h的藻细胞自絮凝率96.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在阶段Ⅰ基础上,阶段Ⅱ进行不同元素限制处理培养1d,低糖组和低糖低氮协同处理组的藻细胞油脂产率分别为242.64和227.61 mg/(L·d),分别比阶段Ⅰ增加18.8%和11.4%;培养4d,低糖、无糖、低氮和低糖低氮协同4种处理组油脂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阶段Ⅰ,其中低糖低氮协同处理组最高,达到3.08 g/L,是对照组的23.69倍,比阶段Ⅰ增加了51.0%,而且阶段Ⅱ中4种处理组藻细胞的自絮凝率基本在85.0%以上,能满足收获要求.(3) F01藻细胞EPS中蛋白类色氨酸物质含量高低与藻细胞自絮凝率大小密切相关,不同培养处理通过改变藻细胞EPS中蛋白类色氨酸物质的含量而影响其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