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4

文章开展了25℃下两个品系铜绿微囊藻(有毒与无毒)不同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研究,及在5个温度下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影响的研究.结果 表明铜绿微囊藻毒性、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R0;F=31.83,P<0.01;F=30.36,P<0.01;F=13.51,P<0.01)、内禀增长率(rm;F=34.67,P<0.01;F=18.73,P<0.01;F=12.99,P<0.01)均有显著影响;温度、铜绿微囊藻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也均有显著影响.无毒铜绿微藻在低浓度(1×104 cells/mL)下对轮虫种群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轮虫食物来源,但缺乏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食物质量比蛋白核小球藻低;在高浓度(1×105和5×105 cells/mL)下轮虫摄食无毒铜绿微囊藻机率变大,整体食物品质下降,对轮虫有抑制作用.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种群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微囊藻浓度升高,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30℃和35℃高温下轮虫生长繁殖变快,世代时间缩短.在高温(30℃和35℃)环境下,铜绿微囊藻浓度升高对轮虫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姚慧;张欢;王松波;耿红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20 年 4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4
作者:
姚慧;张欢;王松波;耿红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20 年 44卷 1期
标签:
铜绿微囊藻 萼花臂尾轮虫 温度 生活史参数 交互作用
文章开展了25℃下两个品系铜绿微囊藻(有毒与无毒)不同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研究,及在5个温度下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影响的研究.结果 表明铜绿微囊藻毒性、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R0;F=31.83,P<0.01;F=30.36,P<0.01;F=13.51,P<0.01)、内禀增长率(rm;F=34.67,P<0.01;F=18.73,P<0.01;F=12.99,P<0.01)均有显著影响;温度、铜绿微囊藻浓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轮虫生活史参数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也均有显著影响.无毒铜绿微藻在低浓度(1×104 cells/mL)下对轮虫种群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轮虫食物来源,但缺乏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食物质量比蛋白核小球藻低;在高浓度(1×105和5×105 cells/mL)下轮虫摄食无毒铜绿微囊藻机率变大,整体食物品质下降,对轮虫有抑制作用.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种群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微囊藻浓度升高,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30℃和35℃高温下轮虫生长繁殖变快,世代时间缩短.在高温(30℃和35℃)环境下,铜绿微囊藻浓度升高对轮虫抑制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