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0

在野外条件下,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际氧化还原电位(ORP)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了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风车草(Cyperus flabelliformis Rottb.)、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ex Steud.)、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k.) Salisb.)、紫芋(Colocasia tonoimoNakai.)和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6种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中的根际ORP及其日变化.6种湿地植物的根际ORP日变化曲线相似,均为双峰型,双峰值出现在11:00-14:00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4:00.各植物的根际ORP日变化基本在130-350 mV之间,以水鬼蕉的变幅最大,风车草和芦苇的变幅较小.不同植物的根际ORP有较大差异,风车草和紫芋的日平均值最大,显著高于鸢尾、美人蕉和水鬼蕉(P<0.05);芦苇显著高于鸢尾和美人蕉(P<0.05).ORP与光照强度和气温呈正相关,尤与气温的正相关最为显著.ORP日平均值与植物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尤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相关性最显著.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植物根际ORP因不同植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后者与光照和气温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作者:李华超;陈宗晶;陈章和

来源:生态学报 2014 年 34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9 | 下载:0
作者:
李华超;陈宗晶;陈章和
来源:
生态学报 2014 年 34卷 20期
标签:
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 氧化还原电位 光照强度 气温 wetland plants constructed wetland rhizosphere redox potential light intensity air temperature
在野外条件下,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际氧化还原电位(ORP)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了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风车草(Cyperus flabelliformis Rottb.)、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ex Steud.)、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k.) Salisb.)、紫芋(Colocasia tonoimoNakai.)和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6种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中的根际ORP及其日变化.6种湿地植物的根际ORP日变化曲线相似,均为双峰型,双峰值出现在11:00-14:00之间,最大值出现在14:00.各植物的根际ORP日变化基本在130-350 mV之间,以水鬼蕉的变幅最大,风车草和芦苇的变幅较小.不同植物的根际ORP有较大差异,风车草和紫芋的日平均值最大,显著高于鸢尾、美人蕉和水鬼蕉(P<0.05);芦苇显著高于鸢尾和美人蕉(P<0.05).ORP与光照强度和气温呈正相关,尤与气温的正相关最为显著.ORP日平均值与植物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尤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相关性最显著.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植物根际ORP因不同植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后者与光照和气温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