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长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低于传统耕作3.6%一5.6%,而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传统耕作1.6%-17.4%、2.4%-16.7%.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8a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2.9%-10.0%)、有效磷(4.8%-31.6%)、速效钾(9.7%-25.7%).在2005年免耕+插秧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1.6%,免耕+抛秧在2008年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4.1%.2012年免耕+抛秧、免耕+插秧显著高于对照126.1%、121.1%;另外,各处理间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8a间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范围在0.292-0.451 mg/g之间,其中2005-2007、2012年均是免耕+抛秧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范围为72.7%-137.7%,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是适合江南丘陵区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其中免耕+抛秧和免耕+插秧两种方式效果最为显著.

作者:黄国勤;杨滨娟;王淑彬;黄小洋;张兆飞;姚珍;黄禄星;赵其国

来源:生态学报 2015 年 3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7 | 下载:0
作者:
黄国勤;杨滨娟;王淑彬;黄小洋;张兆飞;姚珍;黄禄星;赵其国
来源:
生态学报 2015 年 35卷 4期
标签:
长期定位试验 保护性耕作 水稻产量 土壤性状 稻田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conservational tillage rice yield soil properties paddy field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长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低于传统耕作3.6%一5.6%,而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传统耕作1.6%-17.4%、2.4%-16.7%.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8a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2.9%-10.0%)、有效磷(4.8%-31.6%)、速效钾(9.7%-25.7%).在2005年免耕+插秧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1.6%,免耕+抛秧在2008年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4.1%.2012年免耕+抛秧、免耕+插秧显著高于对照126.1%、121.1%;另外,各处理间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8a间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范围在0.292-0.451 mg/g之间,其中2005-2007、2012年均是免耕+抛秧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范围为72.7%-137.7%,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是适合江南丘陵区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其中免耕+抛秧和免耕+插秧两种方式效果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