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0

目的:明确养心通脉方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方法:从养心通脉方原方中综合提取出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5个主要成分部位及复方多糖、丹参菲醌2个次要成分部位.根据L4(23)正交设计组成4个处方:①处方1:基础因子+复方多糖、丹参菲醌;②处方2:基础因子;③处方3:基础因子+复方多糖;④处方4:基础因子+丹参菲醌;另设空白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观察各成处方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5 s、30 s、120 s、300 s、600 s,4个处方组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而以处方2组的最明显;4个处方组减轻血液流学变全血切变率的程度较之空白组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0.01-0.05),其中处方2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养心通脉方5个主要成分与2个次要成分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而由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5种成分所组的处方2(即基础因子方),为养心通脉方的最佳有效成分部位方.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陈清华;简维雄;莫莉;孙贵香;胡志希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年 9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0
作者:
黄献平;袁肇凯;陈清华;简维雄;莫莉;孙贵香;胡志希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年 9卷 13期
标签:
养心通脉方 心肌缺血
目的:明确养心通脉方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方法:从养心通脉方原方中综合提取出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5个主要成分部位及复方多糖、丹参菲醌2个次要成分部位.根据L4(23)正交设计组成4个处方:①处方1:基础因子+复方多糖、丹参菲醌;②处方2:基础因子;③处方3:基础因子+复方多糖;④处方4:基础因子+丹参菲醌;另设空白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观察各成处方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5 s、30 s、120 s、300 s、600 s,4个处方组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而以处方2组的最明显;4个处方组减轻血液流学变全血切变率的程度较之空白组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0.01-0.05),其中处方2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养心通脉方5个主要成分与2个次要成分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而由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5种成分所组的处方2(即基础因子方),为养心通脉方的最佳有效成分部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