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0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D)的病理特征是蛋白质聚集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形成异常的堆积体而导致神经毒性.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是研究ND相关蛋白质寡聚化分子机制的重要工具.与其他技术不同的是,BiFC不但可以在生理环境中对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检测,而且能够提供详细的亚细胞定位信息.本文通过综述BiFC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ND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探讨该技术对揭示寡聚体和包涵体形成原因方面的潜力,为神经系统疾病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范红波;陈军芳;许杰;肖严;黄欣媛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年 1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0
作者:
范红波;陈军芳;许杰;肖严;黄欣媛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年 15卷 2期
标签:
双分子荧光互补 神经变性疾病 蛋白质寡聚化 寡聚体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assays (BiFC)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D) Protein oligomerization Oligomeric species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D)的病理特征是蛋白质聚集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形成异常的堆积体而导致神经毒性.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是研究ND相关蛋白质寡聚化分子机制的重要工具.与其他技术不同的是,BiFC不但可以在生理环境中对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检测,而且能够提供详细的亚细胞定位信息.本文通过综述BiFC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ND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探讨该技术对揭示寡聚体和包涵体形成原因方面的潜力,为神经系统疾病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