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板接触点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咀嚼肌肌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按照佩戴咬合板接触点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咬合板与下前牙呈点状均匀接触;B组(22例)咬合板与对颌牙功能尖呈点状接触,对比佩戴前、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sseter muscle,MM)肌电电位变化.结果:静息状态戴咬合板前两组TA、MM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1个月后两组TA、MM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B组患者TA显著高于A组,MM显著低于A组(P<0.05);咬紧状态下戴板一个月后两组患者TA、MM值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对比A组TA、MM值略高于B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显下降,A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下前牙和舌侧平板呈点状均匀接触的咬合板治疗TMD可更好改善咬肌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作者:雷明辉;熊璟;姬小婷;王洁;王丹杨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年 20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作者:
雷明辉;熊璟;姬小婷;王洁;王丹杨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年 20卷 18期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肌 肌电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板接触点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咀嚼肌肌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按照佩戴咬合板接触点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咬合板与下前牙呈点状均匀接触;B组(22例)咬合板与对颌牙功能尖呈点状接触,对比佩戴前、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sseter muscle,MM)肌电电位变化.结果:静息状态戴咬合板前两组TA、MM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1个月后两组TA、MM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B组患者TA显著高于A组,MM显著低于A组(P<0.05);咬紧状态下戴板一个月后两组患者TA、MM值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对比A组TA、MM值略高于B组,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板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显下降,A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下前牙和舌侧平板呈点状均匀接触的咬合板治疗TMD可更好改善咬肌功能,缓解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