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 | 下载0

生物监测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以样品采集与形态学鉴定为基础,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尺度的持续性生态调查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eRNA技术被引入水生生物监测这一领域,并被应用于物种监测、病原体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等方面,且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eRNA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其生态学过程不明确、技术的操作流程不规范与转录组数据库的匮乏等诸多技术上的瓶颈制约着eRNA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推广与规范使用.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eRNA技术,而后详细阐述其操作流程与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eRNA技术在生物监测领域内所具有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监测的精度与挖掘出更多的相关信息)与面临的挑战(eRNA的生态学过程不明确、技术流程不规范以及转录组数据库匮乏),最后对该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最新发展方向(eRNA的生态学过程探究、技术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数据库的完善等)进行了展望,试图通过本文为eR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苗;要晨阳;陈小勇

来源:生物多样性 2023 年 3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 | 下载:0
作者:
李苗;要晨阳;陈小勇
来源:
生物多样性 2023 年 31卷 5期
标签:
环境RNA 物种监测 生物多样性 种群结构 病原体
生物监测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水生生物监测以样品采集与形态学鉴定为基础,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尺度的持续性生态调查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eRNA技术被引入水生生物监测这一领域,并被应用于物种监测、病原体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等方面,且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eRNA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其生态学过程不明确、技术的操作流程不规范与转录组数据库的匮乏等诸多技术上的瓶颈制约着eRNA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推广与规范使用.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eRNA技术,而后详细阐述其操作流程与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eRNA技术在生物监测领域内所具有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监测的精度与挖掘出更多的相关信息)与面临的挑战(eRNA的生态学过程不明确、技术流程不规范以及转录组数据库匮乏),最后对该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最新发展方向(eRNA的生态学过程探究、技术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数据库的完善等)进行了展望,试图通过本文为eR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