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22

目的 设计一种与胫骨平台后内髁解剖形态匹配的钢板,比较其与5孔L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稳定性.方法 将18具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6具.其中,A组标本模型采用前内侧5孔 L型LC-DCP固定,B组标本模型采用后内侧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固定,C组标本模型采用新设计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锁定钢板固定.分别测量各组标本在轴向载荷为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及失效载荷.结果 A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是(1.035±0.140) mm、(1.721±0.149) mm、(2.263±0.134) mm,B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是(0.268±0.702) mm、(0.788±0.507) mm、(1.518±0.111)mm,C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N下的垂直位移是(0.180±0.049) mm、(0.578±0.103)mm、(0.760±0.055)mm.在同一载荷下,三组标本骨折块垂直位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标本失效载荷为(1234.3±56.009)N,B组标本失效载荷为(2065.8±102.098)N,C组标本失效载荷为(2544.2±92.982)N,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设计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上,较5孔 L型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具有更好的生

作者:李勇;蔡林;李彬彬;李治锋;边竞;魏杰;龚泰芳

来源: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 年 1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4 | 下载:22
作者:
李勇;蔡林;李彬彬;李治锋;边竞;魏杰;龚泰芳
来源: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 年 14卷 5期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后内侧 骨板 生物力学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Posteromedial Bone plates Biomechanics
目的 设计一种与胫骨平台后内髁解剖形态匹配的钢板,比较其与5孔L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稳定性.方法 将18具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6具.其中,A组标本模型采用前内侧5孔 L型LC-DCP固定,B组标本模型采用后内侧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固定,C组标本模型采用新设计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锁定钢板固定.分别测量各组标本在轴向载荷为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及失效载荷.结果 A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是(1.035±0.140) mm、(1.721±0.149) mm、(2.263±0.134) mm,B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是(0.268±0.702) mm、(0.788±0.507) mm、(1.518±0.111)mm,C组标本分别在500、1000、1500N下的垂直位移是(0.180±0.049) mm、(0.578±0.103)mm、(0.760±0.055)mm.在同一载荷下,三组标本骨折块垂直位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标本失效载荷为(1234.3±56.009)N,B组标本失效载荷为(2065.8±102.098)N,C组标本失效载荷为(2544.2±92.982)N,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设计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上,较5孔 L型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具有更好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