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6 | 下载16

采用二次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并通过分析羊心脏表面64通道的心电信号,研究心肌缺血前后的兴奋恢复间隔(Activation-recovery interval ,ARI)及其离散度的变化,发现当缺血造成心室复极不一致增大时,心脏表面的平均ARI没有明显的变化,而ARI离散度明显增加(59.9 ms vs 126.3 ms, P=0.0007 ),进一步的计算机模拟证明ARI接近动作电位时程, 表明ARI离散度可能是一个能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有效参数.

作者:李川勇;贾林壮;Lexin Wang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 年 1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6 | 下载:16
作者:
李川勇;贾林壮;Lexin Wang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 年 18卷 4期
标签:
心室复极不一致 兴奋复极间隔 离散度 心肌缺血
采用二次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并通过分析羊心脏表面64通道的心电信号,研究心肌缺血前后的兴奋恢复间隔(Activation-recovery interval ,ARI)及其离散度的变化,发现当缺血造成心室复极不一致增大时,心脏表面的平均ARI没有明显的变化,而ARI离散度明显增加(59.9 ms vs 126.3 ms, P=0.0007 ),进一步的计算机模拟证明ARI接近动作电位时程, 表明ARI离散度可能是一个能表征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有效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