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28

目的 总结危重心肺疾病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例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47岁),体质量53~87kg(平均体质量69.6kg).5例患者病因不同,分别为:例1,男性,29岁,爆炸伤,心肺功能衰竭;例2,男性,82岁,急性心肺功能衰竭;例3,女性,34岁,急性心源性休克复苏后支持;例4,男性,27岁,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例5,女性,63岁,联合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采用静脉-动脉转流,辅助流量40~70ml/(kg·min);间断检测激活凝血时间(ACT)160~200 s.结果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时间22~61 h(平均39.4h).1例未能脱机而死亡,4例成功脱机,3例康复出院.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是抢救危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脏手术心功能支持有效方法.

作者:段大为;李形;赵成秀;张文芳;胡晓旻;张强;吴鹏;稂与恒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 年 1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28
作者:
段大为;李形;赵成秀;张文芳;胡晓旻;张强;吴鹏;稂与恒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 年 13卷 1期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心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心源性休克
目的 总结危重心肺疾病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例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47岁),体质量53~87kg(平均体质量69.6kg).5例患者病因不同,分别为:例1,男性,29岁,爆炸伤,心肺功能衰竭;例2,男性,82岁,急性心肺功能衰竭;例3,女性,34岁,急性心源性休克复苏后支持;例4,男性,27岁,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例5,女性,63岁,联合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采用静脉-动脉转流,辅助流量40~70ml/(kg·min);间断检测激活凝血时间(ACT)160~200 s.结果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时间22~61 h(平均39.4h).1例未能脱机而死亡,4例成功脱机,3例康复出院.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是抢救危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脏手术心功能支持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