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5

目的 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 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和兴趣区平均瞳孔直径.结果 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223±26.28)ms vs (374±42.36)ms,t=2.72,P<0.01],而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却显著长于对照组[(316±9.86)ms vs (272±11.98)ms,t=-2.7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总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对照组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3个因子,而实验组则有4个因子.结论 暴力犯和正常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

作者:关慕桢;周红燕;刘旭峰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4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7 | 下载:5
作者:
关慕桢;周红燕;刘旭峰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44卷 5期
标签:
暴力犯罪 社会暴力信息 眼动 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 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和兴趣区平均瞳孔直径.结果 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223±26.28)ms vs (374±42.36)ms,t=2.72,P<0.01],而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却显著长于对照组[(316±9.86)ms vs (272±11.98)ms,t=-2.7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总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对照组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3个因子,而实验组则有4个因子.结论 暴力犯和正常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