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66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 (Ber)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 模型大鼠血清、脊髓及坐骨神经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浓度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DPN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 (STZ) 腹腔注射诱导形成DPN模型,以不同剂量100 mg/kg、187.5 mg/kg的Ber灌胃治疗,每天1次,持续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脊髓及坐骨神经内IL-1β、TNF-α的浓度.结果:Ber对DPN大鼠痛阈、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 有明显改善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的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高 (P < 0.05 ),Ber治疗8周后,与DPN模型组比较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结论:抑制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可能是小檗碱改善DPN的机制之一.

作者:蓝星莲;潘龙瑞;兰鸿;于龙顺;龚新荣;张秋芳

来源:陕西医学杂志 2009 年 3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66
作者:
蓝星莲;潘龙瑞;兰鸿;于龙顺;龚新荣;张秋芳
来源:
陕西医学杂志 2009 年 38卷 4期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疗法 小檗碱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动物,实验 大鼠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 (Ber)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 模型大鼠血清、脊髓及坐骨神经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浓度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DPN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 (STZ) 腹腔注射诱导形成DPN模型,以不同剂量100 mg/kg、187.5 mg/kg的Ber灌胃治疗,每天1次,持续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脊髓及坐骨神经内IL-1β、TNF-α的浓度.结果:Ber对DPN大鼠痛阈、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 有明显改善 (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的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高 (P < 0.05 ),Ber治疗8周后,与DPN模型组比较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结论:抑制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可能是小檗碱改善DPN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