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3 | 下载36

目的 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化学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结果 治疗前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组血清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非霍奇金淋巴瘤组血清SOD活力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组血清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14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血清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自由基一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动态监测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对观察恶性血液病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殊;许崇安;李冬梅

来源:山西医药杂志 2007 年 3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3 | 下载:36
作者:
刘殊;许崇安;李冬梅
来源:
山西医药杂志 2007 年 36卷 2期
标签:
血液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目的 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化学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结果 治疗前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组血清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非霍奇金淋巴瘤组血清SOD活力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组血清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14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血清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自由基一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动态监测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对观察恶性血液病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