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36

目的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4例卵巢间质无肿瘤恶性浸润或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5例均有腹膜的广泛病变.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结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差.对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AC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作者:鲍立军;冯骏;王恒;王月玲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05 年 1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7 | 下载:36
作者:
鲍立军;冯骏;王恒;王月玲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2005 年 13卷 5期
标签: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染色 预后
目的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4例卵巢间质无肿瘤恶性浸润或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5例均有腹膜的广泛病变.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结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差.对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AC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